治愈你,温暖我
医院因为有了我们这群医护工作者的存在,也是一个充满感动、温暖和希望的地方。我们应怀着尊重、谦逊的态度,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倾听、沟通、交流,“走心”地陪伴照顾每一位孩子。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班。
当时我正在给一个小朋友打针,他叫军军,刚满7岁。
军军又哭又闹,挣扎踢打,那哭闹声全科上下都听得到。
军军妈妈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骂、责、打,可就是不奏效。
我是一个“技术型”护士,这难不倒我。
“疼吗?”“不疼啊,阿姨会轻轻的。”
“刚才那个小朋友都没哭,我们也要做勇敢的乖乖。”
“你好棒哟,来,阿姨奖励你一个棒棒糖!”
军军很快就止住了哭声。我又给他播放他爱看的卡通节目。
“我们不用怕,咬咬牙,一下子就完事儿了”
“阿姨轻轻的啊,宝贝”
“好了,阿姨说不疼就不疼吧!”
军军全程非常配合。
病房过来后,军军安安静静地躺在他妈妈的怀里,若有所思,“妈妈,你要是这样对我就好了!”
“宝贝,你今天做得很棒、很乖!妈妈也会和阿姨一样对你的”,我轻声安慰军军。
“这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又好动又调皮”军军妈妈的气似乎还没有消。
“孩子小的时候都这样,我家也有一个小调皮”,我试着与她共情。
一句话打开了她的话匣子。“他贪玩,看平板、看电视没完没了,做别的事什么都不上心。写作业也闹情绪,不是拖延就是乱写一气,还发火。他还会有事没事吃指甲,十根手指头啃得光秃秃的。我很是恼火,但是我发现批评教育甚至重重惩罚对他根本无济于事,反而更加助长了他的脾气,有时候还对我动手。对于自己的管教无能,我的情绪变得焦虑、暴躁、低沉,喜欢对他发脾气,无助又无奈。我该怎么办?”
“我的孩子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儿子小蚊子正上幼儿园大班,也是个捣蛋鬼。我白班、夜班两班倒,经常回家时孩子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已经睡着了。孩子心里想妈妈,不知如何表达,经常会表现出异样的举措,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其实内心就是想说,请多一点耐心,多陪陪我。倘若我们愿意为孩子多花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而不是一味地责备,问题可能会愉快解决,从而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我给她分享我自己的育儿经历。
“你说得很有道理,张老师,我试试看。”
此后,我对军军格外的关注关心,军军妈妈在我上班间隙也经常和我聊天交流。有了好的心情,军军的病好得很快,妈妈也更加开心。
临出院的一天晚上,我上夜班。护士站前冒出一个小脑袋,是军军,手里拿一盒巧克力,“送给你的,谢谢你,张阿姨!”我心头一热,倍感温暖。
几个月后,军军妈妈给我发来一则短信,“儿子感受到我温柔和耐心,特别安静,也特别用心。写的作业前所未有的工整漂亮。有一次写完作业,他还突然来了句:‘妈妈,你真好!’谢谢你,张颜老师!”
虽然军军康复出院有一段时间了,但每每回想起来,我心中仍泛起一丝暖意和成就感。作为儿童心脏中心的护士,我们要格外关注孩子和家长们的“心”,除了给患儿提供专业的护理方案,帮助他们消除身体的病痛,同时也给患儿提供心灵呵护及家属心理安抚,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工作者。
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感谢我的工作,让我理解心灵的沟通,懂得呵护和陪伴,收获爱和被爱,在治愈他人的同时也成就和温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