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用乐观的心拥抱生活
护理实习一年过后,我开始了自己的规培生活,我是一个男生,觉得护理工作并不适合我这种粗心大意的男生来干,但是学了四年的护理,不从事这一行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于是尝试开始了我的规培生活。
规培的第一个科室在儿科,以前在儿科实习的时候,整天都很忙,从早上的交班、配液体、输液、做治疗一直忙到晚上,就只有中午短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同时儿科也比较特殊,小朋友并不像成人一样“皮糙肉厚”,相反,他们十分脆弱且敏感,同时,由于大多小朋友年龄过小,正处于咿呀学语的过程,他们的感受并不能由自己表达出来,所以大部分小朋友都是由他们的家长来与我们沟通,但是家长一心为了孩子,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当孩子不舒服时,家长也会着急,因此与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也增加了难度。
现在已经规培两个月了,预想的天塌了并没到来,相反,现在的我很期待上班生活,并且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是什么导致我“性情大变”的呢?先说说科室的老师,一进入科室我便被老师们的热情所打动,他们热烈的欢迎了我们,把我们当成新“同事”,和谐共处,就连保洁阿姨都在旁边为我们热烈鼓掌,这与我实习时候被老师使唤的感觉不一样,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护士长扮演着家庭里的慈母严父,在我们的生活上如同母亲般嘘寒问暖,在工作上,又如同父亲般,一丝不苟。带教老师们就像大姐姐一样,一边耐心的教导我们知识一边对我们的生活充满关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室里有一个特殊的小病人,她是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来到了我们科室,做了干细胞移植。她叫做焕焕,由于治疗过程长,当其他小朋友陆陆续续都出院了,她还一直在住院治疗,所以对她印象深刻。焕焕是个女孩子,但她没有女孩子该有的长头发,是光光头。我第一次查房时,老师还提醒我焕焕是个妹妹,别把她当成了弟弟,要注意称呼哦。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特殊的小病人让我对我的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
这一天,我是焕焕的管床护士,因为她的特殊病情,为她做治疗,我心里有点紧张。我给她抽血的时候,她蹦蹦跳跳来到治疗室,轻车熟路地把手递给了我,我笑着问她:“你不害怕打针啊?她说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心里不由得称赞真是勇敢的孩子,而我看见了她手上有很多针眼,心里顿时升起一阵阵心疼,多么坚强而又懂事的孩子啊。我轻声问她:“打了这么多针都习惯了吗,是不是看到我们穿白衣服的工作人员就会害怕呀?”焕焕笑笑说:“一开始会害怕呀,但是我知道我在治病,也知道穿白衣服的叔叔阿姨们是在帮助我战胜病魔,等我病好了,就不用打针,就不会痛啦。”听到这里,我一时失神,是啊,连小朋友都有如此乐观的心态,作为成年人的我,为什么就不能乐观一点呢,勇敢的面对生活工作呢?心里升起一阵愧疚。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深受患者和家属的信赖,虽然工作中也会有困难和波折,但现在的我已经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伟大。患者和家属如此信赖和敬佩的角色,我怎能不上心,怎能不对得起这份使命呢。
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将乐观融入到工作当中,将工作变成自己的热爱。让我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去拥抱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