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更年期健康护航育人之路
万名医护走基层,精准守护更年期女性——四川省生殖健康宣传倡导行动进校园
10月14日,恰逢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四川省医学会“万名医护走基层 妇儿健康我先行”号召,我院孕前保健科联合妇女群体保健科、成都大学工会及女工委针对职业女性群体,开展妇女健康知识暨更年期保健专题专题讲座,吸引全校各院系40岁以上女教职工80余人参与,现场互动热烈,反响积极。
我院孕前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闫梅深耕女性全生命周期保健10余年,在青春期、孕前、产后及更年期健康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讲座一开始闫主任指出,高校女教职工长期面临“教学科研双重压力”,45-55岁阶段更易遭遇“更年期+职业疲劳”叠加效应,70%的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潮热、失眠等不适症状,却常因‘忍忍就过去’的误区延误干预时机。更年期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激素波动,除潮热、盗汗等近期症状外,还会增加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远期风险。闫主任从更年期生理机制到应对方案进行层层拆解,针对激素替代疗法(MHT)这一热点,她明确澄清:“在60岁前或绝经10年内的窗口期,经医生评估排除乳腺癌、血栓病史等禁忌症后,规范使用天然性激素利大于弊,不会导致肥胖或增加癌症风险。
结合教职工需求,闫主任提出“饮食-运动-心理”三维干预策略:
一是饮食调护:日常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与深海鱼等富含Omega-3的食材,每日保证300-500毫升牛奶摄入以满足钙需求,每日补充VD,钙剂;
二是运动处方:推荐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并搭配2-3次哑铃抗阻训练以维护骨密度,配合太极、八段锦等增加柔韧性;
三是心理调试:可采用“腹式呼吸+兴趣转移法”,通过绘画、社交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闫主任还强调定期妇科检查的核心价值,“HPV检测联合TCT筛查可将宫颈癌早期检出率提升至90%以上,40岁后每1-2年的乳腺钼靶检查与骨密度检测,以上3个健康检查项目是预防宫颈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更年期高发问题的关键。”最后还特别提醒:“月经淋漓不尽、绝经后异常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病变信号,务必及时就医。”
讲座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针对现场女教职工的体检结果的异常指标给予个体化指导,针对每个职工不同的MHT治疗慎用情况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乳腺结节等给与不同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MHT的个体化诊疗。
此次活动得到成都大学工会负责人的认可,精准回应了更老年期女教职工的健康关切,打破了广大教职工对激素治疗的认知误区,纷纷表示在后续重视自身健康管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年期的健康管理。
本次活动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为契机,通过“权威专家+精准科普+个体化指导”模式,为职业女性筑牢健康屏障。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将持续推进“万名医护走基层”行动,让专业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体。
“从第一次月经的忐忑,到备孕时的期待;
从产后修复的焦虑,到更年期的从容…
女性的一生,是场温柔的蜕变。
闫梅副主任医师深耕女性健康10余年,
用专业与温度,守护你的每一程:
青春期:月经调理、痤疮防治,陪你自信成长;
孕前期:科学备孕、营养指导,助你好孕无忧;
产后:盆底修复、哺乳指导,帮你重拾活力;
更年期:潮热管理、情绪疏导,伴你优雅转身。
扫码可一键咨询,24小时在线守护,让健康管理像聊天一样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