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的警卫兵
一、概述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二、适用范围
1、 日常生活中出现一过性心悸、气促、头昏、晕厥、胸闷、胸痛等疑似心脏病的症状,且常规心电图检查未检测到异常时,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辅助疾病诊断。
2、 已确诊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危险性等进行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3、 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且常规心电图 未检测到异常时,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率。
4、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后,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相关治疗的疗效,指导后续治疗。5、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后,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5、 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等特殊职业工作者,可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全面评价心脏状况。
三、一般流程
首先,由医生开具检查单,被检者交费后到动态心电图室预约检查时间。根据预约单上的时间,被检者提前到动态心电图室门口排队等候,按顺序进入心电图室,由医生或护士给被检者贴电极片和连接记录仪,将记录仪佩戴在被检者的身上或腰间,并指导被检者填写监测过程中的生活日志。
待医生或护士交代完监测过程的注意事项后,被检者可以回家,期间可以进行日常活动。等待监测时间结束后(一般是24小时后),返回动态心电图室,由医生或护士将电极和记录仪取下,并清洁局部皮肤。
最后,被检者根据约定的取报告时间,到动态心电图室领取报告,再找医生具体分析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无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2、 避免X线、CT、磁共振、超声、肌电图等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各项检查。应远离强力电源和磁场。
3、 检查期间防止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仪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 做动态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佩戴记录仪后,日常起居与佩戴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但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双上肢剧烈运动,以减少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
5、 患者佩戴时不要牵拉记录电极线,否则会出现大量干扰数据,影响数据输出。
6、 监测全程要求患者记录日志,按时间记录活动状态和有关症状,一份详细完整的生活日志,对于正确分析动态心电图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临床意义
1、对心律失常的检查和追踪监测;
2、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3、协助诊断,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4、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12导联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
5、检测人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动态心电图可监测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的起搏心电图变化,了解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以及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
六、报告解析
1、被检者监测期间的基本节律、24小时心搏总数、平均心率、最高与最低心率及其发生时间。
2、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心律失常与症状、日常活动及昼夜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是否存在ST段改变,ST段改变的形态、程度、持续时间、频率,以及ST段改变与心率变化、症状、日常生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其他与检查目的或医生诊断有关的内容,如起搏器病人,报告中还会,搏器功能的评价及分析等内容。
5、动态心电图常常受监测过程中病人的体位,活动、情绪、睡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结果,应结合病史、症状及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