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健康

要备孕了,必须跟它们说再见吗?

发布时间:2022-11-14 14:58:23 本文来源: 生殖医学中心 供稿: 李蓉

金哥和暖妹儿养了一只柴犬和一只大脸猫,平时铲屎官当得不亦乐乎。听说小两口要备孕了,暖妹儿母上大人突然造访。

母上大人一脸严肃:我今天来就是把猫狗带走送人,现在你们要造人了,不准再养猫养狗,不然感染了那个啥子虫,娃儿要畸形。

暖妹儿:咋可能哦,我的猫女子狗儿子都跟了我好几年了,就像家人一样,不能随便不要,这叫遗弃!

母上大人:家人?猫狗成了你家人,我们又算啥子?!娃娃畸形我不得管哈!

暖妹儿:我家猫狗都是定期注射了疫苗了,不会感染弓形虫。

母上大人:打了疫苗也不行,万一遭了一辈子后悔。

暖妹儿:哎呀,我的事情你不要管!

看着两母女吵得不可开交,金哥赶快打圆场:妈,你不要急,坐下慢慢说。金哥又给暖妹儿使眼色:妈也是为了我们好,你要不问问省妇幼的专家,看医生咋个说嘛。

省妇幼生殖中心李医生:现在养宠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是不是备孕或孕期只能忍痛将宠物送人呢?也不一定哦,只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措施,即便备孕怀孕也可以养可爱的猫猫狗狗哦~

猫狗那么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风险哦?

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弓形虫、狂犬病。

一、弓形虫

1.为啥都说养了猫会得啥子弓形虫?

弓形虫全名是刚地弓形虫,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是唯一可以让弓形虫在其体内完成繁殖周期的动物,所以养狗狗的其实不用太担心。

2.怀孕之前养了猫,怀了孕后会不会影响娃哦?这个得了弓形虫对娃啥影响?

妊 娠期如果首次感染弓形虫(在孕前感染的几乎不会发生母婴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如视网膜脉络膜炎、颅内钙化、脑积水、死胎等。 但其实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途径除了我们熟悉的猫,还有吃了未煮熟的肉类、接触了被泥土或水污染的果蔬,后两种途径更隐匿,在某些国家甚至是弓形虫的主要感染 途径。

3.啊?原来养了猫会得弓形虫是真的哦,那咋个整勒?

如 果你严格做到了以下这些,感染弓形虫的几率很低:定期带宠物猫体检、驱虫、打疫苗;孕前和孕期的女性都应该进行弓形虫检测;吃专门的猫粮,不让它们在外随 便乱吃东西;清理宠物粪便和尿液时戴手套(让你队友清理吧,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之后认真洗手;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饮用生水、接触泥土后严格洗手、蔬菜水 果食用前流水清洗干净、不吃未煮熟的肉、切生肉的砧板和其它砧板分开。

二、狂犬病

1.狂犬病是不是只有被狗药了才会有哦?

不不不,没那么简单~虽然叫“狂犬病”,猫也同样可以患病,所以养猫狗的主人都需要注意!另外,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有蝙蝠、浣熊、臭鼬、狐狸、土拨鼠,有人会把它们当宠物养吗?

到底能不能和猫狗一起睡,这个问题和爸妈争论了很久,这里省妇幼专家告诉你!

不管你多爱你的宠物也不建议你和它同吃同睡、不管你觉得它有多温顺,也不要和它过度亲密接触避免被抓伤或咬伤,毕竟人也有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和力量的时候,何况猫猫狗狗。

2.我们家猫毛狗狗都没乱跑过,定期接种疫苗都,一不小心被药了一口没啥子必要打疫苗吧?

不要有侥幸心理!切记:无论是备孕还是孕期,一旦被猫狗抓伤,即便是家养的宠物,也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甚至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咱们赌不起啊!万一感染了狂犬病毒,死亡率几乎100%。

总结一下:为了我们自己、宝宝和宠物的健康,一定要当一个“模范主人”,严格执行以上注意事项,即便备孕怀孕,妈妈也可以放心地让你养宠物了!

作者介绍


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高泌乳素血症、女性不孕的诊治,擅长人工授精及试管婴儿助孕技术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周末排班见微信公众号

参考文献

[1]Prusa  AR, Kasper DC, Sawers L, et al.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in  Austria:Prenatal screening for prevention is cost-saving. PLoS  Negl  Trop Dis 2017;11:e0005648.

[2]Boumahni  B, Randrianivo H, Flodrops H, et al.  [Maternal toxoplasmosis  beforeconception and chorioretinitis in twin sisters].  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Paris) 2004; 33:248.

[3]Boyer  K, Hill D, Mui E, et  al. Unrecognized inges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oocystsleads to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and causes epidemics in North  America. ClinInfect Dis 2011;  53: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