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

爱与温暖,照亮你的前行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30 23:44:07 本文来源: 乳腺甲状腺专科 供稿: 乳腺甲状腺专科护理团队

       在医院的日常里,患者们怀着对健康的渴望入院,而明确诊断往往意味着要经历一系列的检查。核磁、CT、胸片、钼靶……这些冰冷的设备名称背后,是患者们即将踏入的未知“战场”。那漆黑的小屋,仿佛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胆寒的空间;机器运转时轰隆隆的响声,如同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患者本就紧绷的神经;有些检查带来的疼痛等不适感,更是让患者们心生畏惧。有的患者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咬牙坚持,而有的患者,却在这重重压力下,选择了退缩。

       前些日子,蒋护士神色匆匆地跑来找我,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31床的张姐去做核磁,刚进去没一会儿就出来了,说什么也不肯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各种担忧瞬间涌上心头。要知道,这核磁检查可是好不容易才约上的,每一个检查机会都来之不易。如果这次不做,真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安排。而无法完成这项检查,就意味着我们难以明确病灶的范围和性质,后续的治疗效果评估也就无从谈起,这对患者的治疗进程影响巨大。

       没过几分钟,张姐的身影出现在了病区。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安和犹豫,脚步也有些迟疑。我赶忙迎了上去,轻声问道:“张姐,这好不容易约到的检查,怎么就不做了呢?”

       张姐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恐惧,说道:“哎呀,太吓人了!那屋里黑漆漆的,一点光亮都没有,机器发出的声音又大得吓人。而且做乳腺核磁还得趴在机器上,一动都不能动,要坚持四十多分钟呢,我真的受不了!”

       我点了点头,理解地说道:“那张姐,你知道医生为什么要让你做这个检查吗?”

       张姐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我知道的,陈医生跟我说了,做这个检查是要看看我身上那个包块的边缘清不清楚、大小是多少,还要看看腋窝那边的情况。后面要是需要先用药,也就是新辅助化疗的话,也好根据检查结果来评估效果。”

       我认真地看着张姐的眼睛,说道:“那张姐,这个检查是必须要做的。你跟我详细说说,你进去之后具体都有什么样的感受?”

       张姐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进去之前,医生就跟我说了,检查的时候机器会发出很大的轰隆隆的声音,房间里也不会开灯。因为是做乳腺核磁,我得趴在机器上,还不能随便乱动,要坚持四十分钟左右。我进去才几分钟,心里就特别害怕,实在受不了,就赶紧跑出来了。”

       我关切地问道:“张姐,你是觉得那个声音太大,耳朵受不了,所以才害怕的吗?”

       张姐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也有一点这个原因,那声音在耳边响个不停,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我思索了片刻,说道:“张姐,要不这样,我给你耳朵里塞个棉球,这样声音就会小很多,你感觉会不会好一些?”

       张姐有些犹豫,皱着眉头问道:“可还是要坚持四十分钟呀,这时间也太长了。”

       我耐心地解释道:“张姐,这次做的是增强的核磁共振检查,医生会非常仔细地给你查看病灶的情况,所以检查时间会比平时长一些。但这也是为了让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这样你心里也能更踏实,不是吗?而且,虽然是你一个人在检查室里,但医生在外面会一直通过设备看着你,你有什么不舒服,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的。”

       张姐听了我的话,眼神中渐渐有了一丝坚定,她咬了咬牙,说道:“那好,我再进去试试!”

       看着张姐重新鼓起勇气,我们赶忙帮她耳朵里塞好棉球,然后小心翼翼地护送她到检查室门口。张姐站在门口,身体微微有些颤抖,眼神中满是忐忑。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走进了检查室。

       那一刻,我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医学,从来都不只是冰冷的手术刀、繁琐的检查项目和苦涩的药品。当患者从自己熟悉而温暖的环境来到医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疾病的恐惧和对预后的担忧。面对各种未知且可能带来不适的检查,他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孩子,急需一盏明灯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成为患者心中的那盏明灯。我们要耐心地向患者讲清楚每一项检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对即将面对的事情有充分的了解,减少内心的恐惧。同时,我们更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更是医学、社会和人文关怀的最大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爱与温暖,陪伴着每一位患者勇敢地面对疾病,坚定地走在康复的道路上。